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,适合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长期饮用。然而,人们在饮用牛奶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方法上的误区,特别是在儿童群体中,存在着较多错误或不合适的饮用牛奶的方式,轻则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,重则引发身体上的不适。今天澳牧营养课堂就为大家来盘点那些儿童喝牛奶的几大误区。
误区1:用牛奶服药
许多家长认为,孩子生病时要补充营养,因此要多喝牛奶,甚至在给孩子喂药的时候都以牛奶送服,这其实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。首先,牛奶会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,使血药浓度偏低,用牛奶服药还会在药物表面和胃黏膜形成一层薄膜,待薄膜被消化吸收后,药物已错过了最佳吸收期。
当然,影响药效释放只是用牛奶服药的较小影响,而严重的情况是,牛奶服药可能增加药物毒性,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,因此在服药前后各一小时内都尽量不要喝牛奶。
误区2:牛奶中加入巧克力
牛奶和巧克力都是在儿童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食品,许多儿童会在喝牛奶的时候加入巧克力,而家长们却浑然不知这是种不合适的错误做法。
当液体的牛奶与巧克力混合时,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相互作用,生成草酸钙,原本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孩子身体有害的物质,从而导致腹泻、缺钙、身体发育推迟、毛发干枯、增加尿路结石发病率等众多危害。
误区3:牛奶煮沸了喝
牛奶的储存一般都需要冷藏,而家长们在给孩子喝牛奶之前,都喜欢将牛奶加热,甚至煮沸,生怕孩子喝了冰牛奶而引起肠道不适,殊不知,营养的牛奶在煮过之后,营养价值会大受影响。
一般来说,孩子喝冰牛奶并不会有什么大碍,就算牛奶需要加热,也并不需要将其煮沸,70℃的温度加热3分钟即可。而一旦将牛奶煮沸至100摄氏度,牛奶中的乳糖会出现焦化现象,焦糖会诱发癌症,其次煮沸后牛奶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,大大降低其营养价值。
误区4:晚上睡前喝牛奶
许多人认为,牛奶中有助镇静的成分,所以常常让孩子在睡觉前喝牛奶,以期达到帮助孩子睡眠的效果。其实,牛奶中的助镇静成分含量并不高,因此它对睡眠的影响也微乎其微,早晨喝奶还是晚上喝奶,营养差别并不大。
相反,孩子在睡觉前喝牛奶,可能会影响到胃肠蠕动,出现胃胀的症状。其次,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,如果长期睡前喝牛奶,可能会造成尿钙浓度过高,与尿中的其他物质结合形成尿路结石。
误区5:牛奶中不能含糖
家长们防糖似防狼,认为孩子吃了它,容易得龋齿引起肥胖,还容易上瘾。但糖作为生活中的必须调味品,与其一味拒绝不如科学吃糖,快乐又健康!
关于糖的好处其实也不少,医学研究发现,白砂糖能起到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的作用,在一些外科手术的伤口恢复中也会用到它。而且吃糖能够快速升高血糖,给我们提供能量,当娃消耗了大量体力,吃糖可以防止眩晕虚脱!
而加入一定量糖分的牛奶,增加了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,而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,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。
因此,只要牛奶中的糖分比例在一定程度内,不但没有任何危害,反而有利于营养的吸收,只需要控制孩子一天摄入的糖分在25g以下,同时保持清洁牙齿的习惯,就无需任何的担心。